MS,是雞滑液囊支原體(Mycoplasma Synoviae)的簡稱☁↟。1954年☁₪,Olson首次報道☁₪,並認為與支原體有關☁↟。1964年☁₪,Olson等首次將該病原命名為雞滑液囊支原體☁↟。
該病出現65年來☁₪,一直被認為是一種溫和的亞臨床感染☁↟。近年來☁₪,隨著養雞環境變化☁₪,該病開始抬頭☁₪,危害加大☁↟。
據某機構研究☁₪,全國MS感染率37.85%☁₪,不同地區感染率有輕有重☁↟。陝西│₪₪↟、安徽分別以66.23%和63.13%的感染率位居高發區☁↟。雲南│₪₪↟、遼寧分別以12.40%和18.67%的感染率屬於低發區(見圖)☁↟。
有的地方由於認識到位☁₪,措施有力☁₪,並未造成嚴重損失☁↟。有的地方由於認識不足☁₪,措施不力☁₪,損失較大☁₪,甚至出現談MS色變☁↟。筆者透過走訪調研實際操作☁₪,總結出“三招”防控MS☁↟。
第一招
戰略上藐視“MS”
研究其規律☁₪,為制服它做足準備☁↟。開國領袖毛澤東曾講過“戰略上一定要藐視敵人”☁↟。“MS”是我們養雞人的敵人☁↟。我們一定要藐視它☁↟。要藐視它☁₪,一定要弄清楚它的規律☁↟。
首先☁₪,要知道“MS是誰·◕◕₪│?”“症狀是什麼·◕◕₪│?”
它是支原體☁↟。病原微生物(寄生蟲│₪₪↟、真菌│₪₪↟、細菌│₪₪↟、螺旋體│₪₪↟、支原體│₪₪↟、立克次體│₪₪↟、衣原體│₪₪↟、病毒等)中的一種☁↟。格蘭染色為陰性☁↟。繁殖速度比細菌慢☁₪,適宜生長溫度為35℃☁₪,最適宜PH值為7.8-8.0☁↟。對乾燥│₪₪↟、熱│₪₪↟、冷以及常用的消毒劑都非常敏感☁↟。沒有細胞壁☁↟。在宿主之外的環境中具有非常差的生存能力☁↟。抵抗力較弱☁↟。
一般來說☁₪,在乾燥和熱的環境中只可生存幾個小時☁₪,在溼冷的環境中能夠生存幾天☁↟。對紅黴素│₪₪↟、四環素│₪₪↟、螺旋黴素│₪₪↟、鏈黴素│₪₪↟、卡那黴素等藥物敏感☁₪,但對青黴素類的抗生素不敏感☁↟。
它是由雞滑液囊支原體引起的一種急性或慢性傳染病☁↟。主要侵害雞關節滑膜和腔鞘膜☁₪,引起關節腫大│₪₪↟、滑膜炎│₪₪↟、膠鞘炎和亞臨床上呼吸道感染☁₪,對養雞業影響較大☁↟。
MS症狀是什麼·◕◕₪│?
外觀症狀╃✘:生長緩慢☁₪,食慾不振☁₪,有跛行症狀☁↟。病雞精神萎靡☁₪,體型較小☁₪,大部分雞關節和腳墊都腫脹☁₪,明顯跛行☁↟。嚴重的不能站立☁↟。排白色或綠色水樣便☁↟。
解剖病變╃✘:剖檢發現☁₪,關節腫脹部位有黃色水樣或黏稠樣滲出物;龍骨上的滑液囊和關節處有黃白色乾酪樣物質;肝臟│₪₪↟、脾臟腫脹;胸膜氣囊囊膜增厚;氣管內有粘液;腸道壁增厚☁₪,輕微水腫;糞便黃色或綠色水樣☁↟。臨床診斷時需要注意與大腸桿菌│₪₪↟、雞白痢│₪₪↟、傷寒│₪₪↟、病毒性關節炎引起的關節炎進行鑑別診斷☁↟。時間上☁₪,大腸桿菌│₪₪↟、白痢│₪₪↟、傷寒關節炎多發生於疫病發展的後期☁↟。同時☁₪,大腸桿菌病內臟有纖維素性滲出或偽膜☁↟。白痢☁₪,早期肝臟壞死點的典型病變且有白稀便☁↟。後期可以引起內臟白色小結節☁↟。傷寒☁₪,肝呈古銅色☁↟。且大腸桿菌│₪₪↟、白痢│₪₪↟、傷寒可以分離到細菌☁↟。病毒性關節炎☁₪,2-4周齡雛雞☁₪,不表現全身症狀☁₪,產蛋雞隻有產蛋迅速下降☁₪,並可自行恢復☁↟。
其次☁₪,要知道“MS從哪裡來·◕◕₪│?”
MS☁₪,環境中該病原時刻存在☁₪,但是一般是溫和的不發病☁↟。任何季節可發☁₪,尤其氣候寒冷│₪₪↟、潮溼季節常見☁↟。轉群應激│₪₪↟、春夏季│₪₪↟、潮溼季節或飼養管理不當時☁₪,因誘因而發生☁₪,防控不力時由點狀最後發展為大面積發病☁↟。
何風琴在“蛋雞滑液囊支原體病的診治病例”一文[中國獸醫雜誌2018(5)╃✘:49-50]提到☁₪,艾文婷的研究指出☁₪,當種雞感染滑液囊支原體病☁₪,但無明顯臨床症狀時☁₪,子代雞感染主要是環境因素造成的☁₪,垂直傳播對子代雞群的感染無明顯影響☁↟。這也就是為什麼同一批雞在不同養殖客戶那裡MS症狀或無或有☁₪,或輕或重☁↟。某些種雞企業儘管做到了1日齡雛雞MS“雙陰性”☁₪,仍然有個別養殖客戶發生MS的原因☁↟。我們面臨的是一個汙染的養殖環境☁↟。
第三☁₪,要知道“MS到哪裡去·◕◕₪│?”
4-12周齡雞常見發生MS☁↟。發病率5%-15%☁₪,雞和火雞的發病率能夠達到90%-100%☁₪,但一般只有低於1%的病死率☁₪,最高也在10%以下☁↟。據黃波“一例後備蛋雞滑液囊支原體病的診治”一文指出“治癒後對產蛋率無明顯影響”[福建畜牧獸醫2015年(2)╃✘:66]☁↟。
第二招
科學預防MS
養雞☁₪,MS是可以預防的☁↟。同一批雞☁₪,或無或有☁₪,或輕或重☁₪,說明了什麼·◕◕₪│?只能說明☁₪,預防的有好有壞☁↟。我們的養雞環境是一個汙染的環境☁₪,大環境我們難以把控☁₪,但是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預防☁↟。
首先☁₪,加強日常飼養管理工作☁↟。
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工作╃✘:一是飼料☁↟。讓雞吃到營養充足│₪₪↟、全面│₪₪↟、安全│₪₪↟、衛生的配合飼料☁↟。現代雞種☁₪,對營養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☁↟。要不斷學習《雞的營養》《飼養管理手冊》等科普讀物☁₪,滿足不同階段雞對營養的需求☁↟。增強雞的抵抗力☁↟。二是光照☁↟。科學給光☁↟。在原則基礎上☁₪,靈活施光☁₪,發揮光照熟悉環境│₪₪↟、增加採食│₪₪↟、增加體重│₪₪↟、延遲性成熟│₪₪↟、促進性成熟│₪₪↟、增加產蛋等方面作用☁₪,實現科學養雞☁₪,養好雞☁↟。三是通風☁↟。通風通風再通風☁↟。通風對養雞場而言☁₪,永遠是不夠的☁↟。通風☁₪,可以使雞呼吸到新鮮│₪₪↟、乾淨│₪₪↟、衛生的空氣☁₪,排除雞舍內的有毒有害氣體☁₪,讓雞健康☁↟。四是消毒☁↟。消毒消毒再消毒☁↟。消毒☁₪,對我們養雞場而言☁₪,也是永遠不夠的☁↟。消毒是實現生物安全的重要手段☁₪,是切斷傳播途徑的重要措施☁↟。MS對各種常用消毒藥都非常敏感☁↟。消毒可以輕鬆殺死MS☁↟。要求我們要做好帶雞消毒和環境消毒工作☁₪,確保雞群健康☁↟。
其次☁₪,做好雞MS易發病時間節點的預防工作☁↟。
據某機構對9644份雞MS抗體資料分析得出╃✘:雛雞的母源抗體在15-30日齡時衰減為0☁₪,30-45日齡為雞群易感日齡☁₪,因此在母源抗體衰減為0時應對雞群採取積極預防措施☁↟。結合實際☁₪, 4-12周齡雞常見發生MS☁₪,應在1周齡│₪₪↟、4周齡│₪₪↟、7周齡│₪₪↟、10周齡│₪₪↟、14周齡各投敏感藥物預防一個療程☁↟。預防可用金黴素│₪₪↟、恩諾殺星等一般性相對便宜獸藥☁₪,可以大大節約成本☁↟。簡稱“1471014”五段預防法☁↟。這樣預防後☁₪,基本可以達到目的☁↟。疫苗預防☁₪,目前爭議較大☁↟。可能是效果不理想吧☁↟。所以☁₪,在此暫時不推薦使用疫苗預防MS☁↟。
第三招
科學控制MS
MS一旦發病☁₪,控制不力時☁₪,會由點狀最後發展為大面積發病☁↟。病程長│₪₪↟、耐藥防治效果不定導致成本高☁↟。所以一旦發病☁₪,必須採取有效措施☁₪,使用敏感的特效獸藥☁₪,這時就不能太計較成本☁₪,迅速能夠控制病情不發展並很快好轉☁₪,直至痊癒☁↟。目前首推有效藥物“泰秒菌素+強力黴素”組合│₪₪↟、“林可黴素+大觀黴素”組合☁₪,據說某公司的“轉移因子+卡那黴素”組合效果反饋也不錯☁↟。同時建議療程適當延長│₪₪↟、劑量適當加大☁₪,方可取得良好控制效果☁↟。
以上“三招”是循序漸進的過程☁↟。飼養管理是基礎☁₪,飼養管理和預防是主動的☁₪,是防患於未然的☁₪,是一項事半功倍的系統工程☁↟。科學│₪₪↟、有效控制MS是被動的☁₪,是事倍功半的“亡羊補牢”式的補償性工作☁↟。相信☁₪,透過以上“三招”☁₪,可以輕鬆防控MS☁₪,實現養雞高產穩產優質的目標☁↟。